


系統介紹
《中醫專科專病AI輔助診斷系統》以千萬級舌面象大數據為基礎,結合《傷寒論》等中醫經典及海量醫案數據,通過中醫AI技術智能采集患者信息,對6大慢性疾病(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冠心病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炎、慢性胃炎),20余種常見病(失眠、功能性便秘、抑郁癥、中風后遺癥、痛經、偏頭痛、泄瀉、嘔吐、胃食管反流病、月經不調、痛風等)進行專病專治。可接入HIS醫生工作站,提供智能辨證、方劑推薦、電子處方審核、中藥代煎、藥品配送等服務,打造基層醫療全鏈條的閉環中醫藥服務體系。
市場需求

基層醫療智能化水平低
基層醫療機構普遍存在規模小、資金少、信息化人才匱乏等問題,醫療智能化水平相對較低,同時也缺乏中醫智能化裝備及相關系統,無法形成患者的標準化四診采集與辨證論治的流程,無法實現患者對病情長期監測的需求。

中醫藥專業人才短缺
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遍缺乏具備專科能力的中醫師(如中醫婦科、兒科、康復科等),全國基層中醫師占比不足20%,偏遠地區缺口更大,而且中醫人才成長周期長,缺少基層中醫專科醫生培訓,缺乏高效的技能提升工具。

基層慢性病管理壓力較大
基層承擔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冠心病等慢性病管理職能,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2.8億,慢病患病率超80%,中醫“治未病”理念和AI結合的居家監測需求激增。但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條件較差,設備設施更新較慢,傳統人工診療效率低,中醫AI可提供標準化辨證方案和個性化干預建議。
核心功能
填寫健康檔案:姓名、手機號、年齡、性別、身高、體重等基礎信息,確保信息完整、準確。
錄入疾病基本信息:主訴、現病史、既往史、過敏史等,系統為患者提供專科專病的常見癥狀,便于進行快速選擇,形成規范、高效的健康檔案管理體系。
根據系統提示,按照要求拍攝并上傳舌面、舌下及面部圖片,也可以連接中醫智能硬件設備,進行舌面象及面部智能采集,并提供舌診檢測結果異常項AI解讀。
上傳舌面象信息后,系統進行智能辨識,并自動生成中醫AI舌面象特征解讀。通過交互式問診方式,進行逐級引導,患者根據實際情況勾選問診內容,完成癥狀信息標準化采集,系統基于相關信息進行專科專病智能分析與AI辨證。
智能問診結束后,結合疾病癥狀,系統進行AI辨證,智能推薦治療方案及方劑,并由互聯網醫院醫師及藥師確認。可選擇顆粒劑或中藥飲片,并提供代煎及配送服務,讓患者享受中醫藥便利,打通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,釋放中醫藥普惠價值,讓“簡便廉驗”真正惠及千家萬戶。
提供中藥代煎與藥品配送一體化閉環服務,基層醫療機構可突破地理空間限制,將優質中醫藥服務延伸至社區與家庭,減少其往返醫院的時間成本。同時,標準化煎制與智能化配送可提升中藥質量可控性,降低因煎藥不當或運輸損耗導致的藥品質量等問題。